榜样引领时代,初心映照未来
在北京法院第一届司法政务技能比赛中
顺义法院多名干警荣获
“司法政务技能比赛标兵”称号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身边的榜样
聆听榜样声音,凝聚奋进力量
王璐,中共预备党员,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年7月来院工作,现任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综合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曾发表《顺义法院依托信息化建设打造疫情期间“智慧法院”新模式》等文章,在2022年北京法院第一届司法政务技能比赛中荣获“信息技术专业政务标兵”称号。
个人也需要“深度学习”
2019年,我报考了顺义法院信息化岗位。从一个对法律一窍不通的工科女,到法院行政人员,我的工作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求学时期,我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领域当中的一个小分支,研究时需要把自己“放进去”,针对特定领域进行研究。而进入法院后,工作内容与求学期的学习大为不同。从日常的系统应用、设备维护到信息化项目申报、设备采购,工作内容十分宽泛。一些从来没见过的设备,没听过的名称都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计算机技术发展快、更新快,也使每个信息化工作者必须加快步伐,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法院信息化工作更注重实践和积累,也促使我不能停止学习,如何将“专业”化为“通用”,是我在法院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从每日早晨八点半的巡检开始到每周五的技术例会,从院机关库房到派出法庭机房,从每次开会都要记下一页听不懂的专业名词到信息技术“标兵”,我认识到法院信息化工作要把自己从专业中“抽出来”,将信息化与法院业务紧密结合,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
成为法院的“人工智能”
2019年,《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发布,为智慧法院向更深领域智能化迈进给出清晰路径。顺义法院围绕如何推进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充分挖掘利用司法大数据资源,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智能化水平,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4.0版建设向纵深发展。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法院的工作模式有了巨大的转变,线上开庭使信息化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阔。信息化团队就是法院的“人工智能”,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新方式,规范有序开展在线诉讼,使“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取得突出成效,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网络不够流畅,那就全面升级”顺义法院信息化团队与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达成专线升级协议,依托 5G 网络的建设和规模化应用,为线上工作提供稳定的网络环境。配置防火墙软件对 WiFi 进行流量管控,解决了在线庭审联通不畅和画面清晰度不高等问题。
为确保法院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信息化团队建立备份机制,优化存储设备,利用现有设备设立备份服务器,使用数据备份模式,庭审音视频、卷宗等重要数据备份完成率达到了100% ;建立数据恢复机制,确保在发生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和其他人为网络攻击和破坏时能够及时恢复保存数据,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
脑袋里装满“大数据”
除了配合好审执业务工作,信息化工作日常要做的还有很多,比如配合公安机关完成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重点时期实施“24小时”线上值班模式;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开展正版化培训和公众号宣传,撰写软件正版化制度汇编;制定《信息化目标责任制考核(案件质检项)》等技术指南,提高信息化问题解决效率;组织信息化目标责任制培训,协助各庭室完成考核;开展网络安全检查,统计信息系统和服务器的情况,报送设备的具体数量……脑子里必须装满这些“大数据”,才能将基础保障工作和法院审执工作结合,发挥信息化优势,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时光荏苒,三年法院的工作时光一晃而过,每当工作中遇到困难却还能想起当年那个第一次踏进法院大门,惴惴不安的职场“小白”,我相信“臻于至善,玉汝于成”,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继续着力服务于“智慧法院”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贡献。